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503号建议的答复
白建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职能部门执行力监督”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全面聚焦行政执法问题排查整治,持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一、全面抓好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将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推诿扯皮、敷衍执法等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行为列为重点整治内容,持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协作,全面畅通行政执法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数据分析平台,统一公布市、县23个司法行政部门的电话、邮箱和通信地址,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依法做好分类规范处置倒逼行政执法部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二、切实厘清行政执法职责边界
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自2020年向乡镇和街道赋予行政处罚权以来,根据省、市安排,指导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综合考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等差异,在充分征求基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先后2次对下放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包含5至12项不等的县级政府《下放事项清单》,实现精准赋权。同时,协助机构编制部门全面做好乡镇和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形成《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全面厘清县级执法部门和乡镇(街道)执法边界。
三、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
严格落实《河北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办法》,按照统一安排、分级分类组织实施的原则,每年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同时,聚焦乡镇(街道)执法薄弱环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11期“走基层 讲执法”辅导授课活动,累计覆盖元氏、高邑、鹿泉等9个县区8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助力做实赋权改革“后半篇文章”。
针对您所提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规范履职。
一是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充分运用12345热线数据核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公示网络巡查、投诉举报受理和实地明查暗访等方式方法,广泛收集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对核查属实的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倒逼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依法履职。
二是进一步明晰行政执法权限。加强源头管理,督导各级各部门全面做好执法事项、执法人员、执法文书、执法计划等各类清单文本的编制公布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接受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时长;加强学习培训效果检验,组织行政执法人员100%参加现场闭卷考试;继续组织开展好“走基层 讲执法”专题辅导授课活动,实现对21个县(市、区)以及高新区、经开区261个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