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法治
公证业务“容缺受理”帮老人解忧
发布时间:2024-12-24  来源:行唐县司法局
“谢谢你们公证员真心帮俺,要不然老伴留下的钱,俺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一位年逾七旬、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行唐县公证处一次性快速办完公证业务后,激动地拉着公证人员的手说到。
12月13日上午,行唐县公证处工作人员一上班,有一位腿有残废的老太太在儿女们的搀扶下来到公证处办理公证。老太太姓刘,系行唐县某村村民,老伴今年春天去世。他们在县某银行留有7万余元存款,写的是丈夫的名字。老太太忘记了存折的密码,去银行支取存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老人只有先在公证部门办理继承权公证后才能支取此笔存款。于是,老人在儿女们的陪伴下来到行唐县公证处办理公证。
公证人员认真审查了老人携带的各种证件和亲属关系证明,所有证件齐全,但在亲属关系证明上未加盖村委会公章。按照以往惯例,这样的情形不符合公证的受理条件。公证人员考虑到刘老太年逾古稀且腿部有残疾,决定对老人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容缺受理”办理。他们一边指导老人填写有关承诺保证补齐材料,一边积极与刘老太所在村委会干部联系,详细了解刘老太的家庭情况,核实了有关证明材料。在确认相关材料无误,真实有效的情况下,当即为老人办理了公证手续。鉴于刘老太是残疾人,还为其减免了部分公证费用。老人在拿到公证书后,感动地说到:“我行动不便,办事比较难,幸亏你们帮忙。”
今年以来,行唐县公证处实行多项减证便民措施,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对基本材料具备、主要证明材料齐全的申请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制度,采取先履行办证程序事后补充材料的方式,解决当事人办证来回跑的问题,努力实现公证“最多跑一次”,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以人性化的公证服务温暖人心,用热情周到的工作态度和高素质的法律素养,为全县群众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公证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