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法治
讲好红色法治故事 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平山县保护和传承红色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5-01-06  来源:平山县司法局
平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 “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近年来,平山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整理、科学保护利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讲好平山红色法治故事,传承老区红色法治基因,努力让红色法治文化“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保护好红色资源  着力打造红色法治阵地
平山县红色文化遗址数量众多、资源丰富,核心红色文化资源7处、重点红色文化资源36处、普通红色文化资源89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印发《平山县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方案》,明确了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有效推动工作。二是全面摸清底数。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抽调专家,成立红色法治文化专家顾问团,启动实施红色法治资源普查征集工作,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方式,对县域内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细致普查。截至目前,已完成22处遗址遗迹、256件法令文件、6处会议类的挖掘与评定,编制了县红色法治文化目录。三是开展修复保护。近年来,平山县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修缮保护,修复8处27个部委旧址,保护修缮27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迁移县级以下烈士陵园及散葬烈士纪念设施143座,就地维护650处。
宣传好红色文化  着力营造红色法治氛围
平山县在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红色+”模式,讲好老区红色法治故事。一是打造“红色+旅游线路”,重点推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真理之歌”“共和国雏形、人民之声”3条红色旅游线路,全力打造以西柏坡纪念馆、华北人民政府旧址、统战部旧址为主的红色法治文化路线,推进法治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开发“红色+文艺创作”,先后创拍了《白毛女》《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西柏坡故事》《梦回西柏坡》《团结就是力量》《平山团》等一批红色文艺作品,特别是平山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小小“红色”讲解员,童声传播红色精神,推进红色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三是把握“红色+节点宣传”,完善“3.23”赶考日、“7.1”主题党日学习教育制度,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结合国庆节、青年节、清明节、抗战胜利日、烈士公祭日等重大节日,大力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九进”活动,褒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传承好红色基因  着力加强红色法治建设
树立践行“红色经典、现代表述”“见物、见事、见人,更见精神”理念,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全面加强红色法治建设。一是发挥资源优势,以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建设为改革试点,以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西柏坡纪念馆、华北人民政府旧址为重点,系统梳理挖掘红色法治资源,大力加强保护利用,深挖红色法治内涵,推动红色法治建设。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推出“红色历史宣讲+法治学习+思悟心得”系统学习套餐,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大讲堂,组织开展“追忆峥嵘岁月,重温红色之旅”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政法干警到西柏坡、北庄、李家庄、革命历史文化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打卡红色地标,激发红色认同。三是打造宣教阵地,将红色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打造红色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长廊和“严守法纪、执法如山”典型案例墙绘;在广场、公园、街区设置法治宣传牌和景观小品,将红色法治、红色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在景区景点设置普法宣传栏、道旗,营造红色法治文化景观,致力打造红色法治文化传承保护的“平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