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普法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河北法治报
7月23日清晨,笔者早早赶到无极县平安公园。当天上午,该县司法局组织的一场特殊的普法活动将在这里举行,普法主角不是端坐在讲台上的法律专家,而是2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
一进公园东门,就见一群人正围着司法局的工作人员领绶带。“张哥,你这领带系得挺精神啊!”见有人笑着打趣,被称作张哥的男人红了脸,手却把“普法志愿者”的绶带系得更紧了。他就是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如今是第三次参加县司法局组织的公益活动。
“您别看他们现在乐呵呵的,早上来的时候,好几个人手心都冒汗了。”司法局工作人员悄悄告诉笔者。他指着正在整理宣传册的小李:“那孩子刚满20岁,之前因为聚众斗殴进来的,昨天特意问我‘穿什么衣服显得正式’,说不想让人觉得‘还是以前那个浑小子’。”
看着他们笨拙又认真地练习向群众打招呼的样子,笔者忽然明白了这场活动的深意:当社会愿意给迷途者一个“重新开始”的舞台,他们回馈的,往往是加倍的珍惜。
上午9时许,公园渐渐热闹起来。社区矫正对象们把自己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守在宣传展板前,有的捧着资料主动上前发放。笔者跟着张某走到一位大姐身边,他递过民法典手册,没等开口先笑了:“大姐,我给您说个事儿,前阵子我们邻居因为菜地边界吵得差点动手,后来才知道法律早把怎么分写清楚了……”
没有刻板的说教,全是“接地气”的实在话。大姐听得入神,临走时还特意问:“小伙子,明天还来不?我想问彩礼的事儿。”张某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来!我明天把相关条文抄下来给您带过来。”
法律咨询台前更是热闹。一位农民工大哥问起遇上欠薪怎么办?社区矫正对象老周接过话头:“我以前在工地干过,知道这难处。您记着,先找劳动监察大队,带上劳动合同……”他不仅讲清了法律程序,还掏出手机帮这位大哥存下维权电话,“要是对方还拖着,我帮您找司法所的同志再想想办法。”
老周曾经因侵占公司财产获刑,此刻却在帮别人守护劳动所得。这种身份的反差,让笔者想起他刚才说的话:“以前总想着占便宜,现在才明白,守住底线的日子才踏实。”
正午,阳光有些毒,张某在树荫下给几位老人讲自己的故事。“我以前开小工厂,为了多赚钱偷税漏税,以为查不到。直到警车停在门口那天,才知道啥叫‘天网恢恢’。”他说这些时没有躲闪,“在司法所学习时,看到那些因为不懂法吃大亏的案例,就想如果当初有人跟我念叨,也许就不会走弯路了。”
话音刚落,一位白发大爷带头鼓起掌来:“小伙子,能把自己的教训说出来警醒别人,这就叫有担当!”掌声里,张某的眼眶红了,他低头擦了擦汗,再抬头时,腰杆挺得笔直。
活动结束后,我看到小李在收拾东西时,悄悄把群众送的一瓶矿泉水放进包里。“这是刚才一位阿姨硬塞给我的。”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为给人咨询收到礼物。”
回程的路上,司法局工作人员发来一组数据:1000余份宣传资料,100余人次咨询,群众留言本上写满了“接地气”“有温度”。但笔者觉得,更珍贵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变化——20余颗曾经迷茫的心,在被需要、被认可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跳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