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法治
农村邻里和睦、家庭融洽是乡村和谐的基石,但长期积压的矛盾纠纷若处置不当,便可能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堵点”。在无极县里城道镇苏村,一起因耕地分配引发的长达15年的矛盾,曾让万家三兄弟形同陌路。如今,里城道镇司法所牵头的联合调解组以“情、理、法”交融的调解方式,成功化解这起“老大难”纠纷,让破碎的手足情重归于好。
这起纠纷的根源,要追溯到早年万家内部的耕地分配不均问题。15年来,万家三兄弟因耕地耕种、收益等事宜争论不休,心中积怨颇深,不仅让亲情逐渐淡漠,也成为村里热议的焦点。2025年秋,三兄弟之间的矛盾再次爆发。村乡贤、调解员先后多次上门调解,却始终未能打破僵局。
苏村党支部书记万金涛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里城道镇司法所寻求专业支持。司法所高度重视,深知这起“老大难”纠纷不仅关系到万家三兄弟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一方的和谐与稳定,随即牵头组建了以调解员王立平为主、村调解员参与的联合调解组,准备打一场“调解攻坚战”。
10月29日上午,王立平与村调解员直奔苏村开展现场调解。
调解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展开。起初,现场气氛异常紧张。万家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陈年旧账、过往委屈、激烈指责如连珠炮般不断抛出,场面一度濒临失控。
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调解经验丰富的王立平并未急于评判对错。他深知,化解积怨的关键在于疏通当事人的心结。于是,王立平先将兄弟三人分开,采取“背对背”倾听的方式,耐心当起“情绪垃圾桶”。王立平先拉住老大,听他倾吐满腹的牢骚;又找到老二、老三,听他们诉说多年的不易。在这个过程中,王立平不仅认真倾听,还敏锐地捕捉着三兄弟话语中稍纵即逝的共识与态度缓和的迹象。
待三兄弟情绪逐渐平稳后,王立平将大家再次拢到一起,开始“面对面”调解。这一次,他不再纠缠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细节,而是巧妙地将焦点引向未来。“亲兄弟,掰扯了15年,谁赢了呢?”王立平语重心长地说,“地荒了,兄弟成了仇人,孩子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心里啥滋味?咱争的是一犁宽的耕地,丢的可是15年的兄弟手足情啊!”王立平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村调解员则用最朴实的乡音,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和人情道理,从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讲到村规民约,以“孔融让梨”“六尺巷”借古喻今,进一步谈到弟兄们子孙后代的相处,将“法、理、情”三股丝线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慢慢缝合兄弟间那道裂开了15年的情感裂痕。
时间在真诚的沟通中悄然流逝。终于,在调解员们不懈的努力下,坚冰开始慢慢融化。万家老大率先叹了口气,嗓音有些沙哑:“算了,老二、老三,为了这点地,咱们弟兄争了这么多年,没意思。”万家老二、老三闻言,紧绷的脸也松弛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和释然:“是啊,王调解员说的对,咱弟兄们这是何苦呢,抓起灰来比土热啊……”见时机成熟,万金涛和王立平趁热打铁,提出一套兼顾历史与现状、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这一次,现场没有争吵,没有反驳,短暂的沉默与对视后,万家三兄弟不约而同地点了头。
之后,在全体调解人员和村干部的见证下,三双布满老茧、曾因愤怒而指向彼此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15年的恩怨,在此刻烟消云散。
“谢谢你们,真是为我们解决了一块心病!”事毕,万家三兄弟握着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到。
版权所有:石家庄市司法局 |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1790号 | 冀ICP备10010305号-2 | 网站标识码:1301000011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泰华街476号 | 邮政编码:050071 | 联系电话:86262011